痛風引起的腎炎在臨床上又稱為痛風性腎病,它是指長期,但不嚴重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易出現腎臟的小管間質的慢性病變。
痛風性腎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一、痛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前沒有任何先兆,輕度外傷、嘌呤飲食和過度飲酒疲勞內科急癥均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夜間發作的急性單關節或多關節疼痛通常是首發癥狀。二、腎結石,尿酸在尿路結晶可引起結晶尿,結石和梗阻。患者有排尿困難和血尿,尿中可析出尿酸結晶。三、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
臨床上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臟損傷不一定必須有尿酸結晶在腎臟的沉積,患者往往合并有肥胖,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腎結石和尿路感染等多因素共同參與,既然是痛風引起的腎炎,那么我們在治療上首先要治療高尿酸血癥,對于女性血尿酸水平>600微mol/L,男性>780微mol/L的患者應給予降尿酸治療。
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藥物主要分為三類:一、抑制尿酸產生的藥物;二、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三、尿酸酶類藥物。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需要囑咐患者盡量避免進食高嘌呤的飲食,如動物內臟,肉湯,魚類,貝類,肉食,禽類等。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我們可用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的消炎藥或者激素來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