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胃酸藥物:
(1)堿性制酸藥:中和胃酸,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
(2)H2受體拮抗劑(H2RA):選擇性競爭結合H2受體,降低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
(3)質子泵抑制劑(PPI):在酸性環境被激活,對H+K+-ATP酶產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從而阻斷酸分泌的最后步驟。待新的ATP酶合成后,酸分泌才恢復。如奧美拉唑等,常規劑量下,抑制24小時酸分泌≥90%,迅速控制癥狀和使潰瘍愈合。長期抑酸可引起上腹飽脹、腹痛、便秘、惡心等消化不良表現,或誘發胃腸道菌群紊亂。
2.胃黏膜保護藥在酸性環境下與潰瘍面的黏蛋白結合,覆蓋于胃黏膜上發揮治療作用,促進胃上皮細胞分泌黏液,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進前列腺素的分泌,有利于黏膜細胞的再生。常見有鉍劑、硫糖鋁、鋁碳酸鎂等,鉍劑能干擾幽門螺桿菌的代謝,用于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聯合治療,但不宜長期使用。
3.腸動力藥物,部分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和腹脹等癥狀,可予以胃腸動力藥物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