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在兒童當中比較常見,發病率大約是0.3%到28%。原發性的非器質性的遺糞癥患兒的便秘癥狀,常常是和獲得自主排便能力之前就出現了。
有研究稱,便秘和兒童遺糞癥的發生關系比較密切。大約30%到50%的,便秘合并遺糞證的患兒治愈成功會再次的復發。合并有功能性遺糞癥患兒的便秘比較難治愈,便秘引起糞便在直腸中滯留。
導致患兒發生遺糞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因為便秘。大量糞便在患兒腸腔滯留,在腸子近端新形成液狀的糞便逐漸增多壓力大,然后糞便就從卡頓或者遠端的結腸或者是直腸的糞便周圍滲出,產生了大便。
另一個方面就是當糞便在直腸過度擴張,直腸上受體的感受性會下降,直腸運動和感覺造成損害,直腸感覺遲鈍,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力下降,甚至會引起肛門括約肌松弛,患者難以自主控制排便,從而發生遺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