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顯示多發性硬化,肢體癱瘓發生率為60.5%,開始多為單側或雙側下肢無力、疲勞、沉重感,繼而變為陣攣性截癱,四肢癱,也有偏癱或單癱,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陽性,表現為雙下肢截癱或四肢癱者,多為脊髓受累的表現,切以頸髓和胸髓為多見,同時伴有受累平面以下的深淺感覺障礙,胸或腰部束帶感,甚至二便失禁,二便障礙等。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多灶性炎性脫髓鞘性疾病,根據病程將多發性硬化劃分為不同亞型,包括復發緩解型,原發進展型,繼發發進展型和進展復發型,不同的臨床類型之間的病程差異很大,需要采取的治療不同,預后迥異。
多發性硬化多發于二十至四十歲,以女性多見,病理特點是中樞神經系統階段性局灶性脫髓鞘與炎癥,而軸突的連續性相對保留。常見癥狀肌力受累占45%,視力受累占35%,共濟失調占20%,病因與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病毒感染及機體易感性有關,免疫異常在促發或持續引起脫髓鞘病變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