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辨出頸椎病性高血壓主要是:
1.血壓升降與頸椎病發作癥狀相同。
2.高血壓發生前血壓不穩定。
3.吃了降壓藥等于白吃,治療頸椎病反而有效。
4.治療頸椎病使血壓下降間歇期又升高。
5.血壓與椎體不穩或者駝背有一定的關系。
辨認出頸椎病性的高血壓主要是由以下的幾種:
1.血壓升降與頸椎病發作癥狀相同,當病人出現頸椎后疼痛、頭暈或者是頭痛的頸椎病癥狀的時候血壓會升高,頭部癥狀緩解后血壓會隨著下降,這一特點是發病早期較為明顯,隨著病程的延長,這種現象可能會逐漸地降低。
2.高血壓發生前血壓不穩定,高血壓發生之前的相當時間內就會出現低血壓或者血壓波動的情況,病人會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的癥狀。
3.治療降壓藥等于白吃治療頸椎病分更有效果,自身高血壓對于降壓藥大多數不敏感,而對頸椎病的治療效果顯著,隨著頸椎病情況的改善,血壓基本趨于穩定。
4.治療頸椎病的同時血壓下降,間歇期又升高在二四小時動態血壓觀測中,牽引手法治療頸椎病的時候患者血壓可下降20到30毫米汞柱。
5.高血壓與椎體不穩或者脫位有關系也就是駝背越大高血壓越嚴重,但是與骨質增生程度完全不一致,某種程度上,骨質增生或者韌帶鈣化增強了脊柱的穩定性,減少了機體異常增生物對血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