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是一種比細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是最小的能獨立生活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細菌的特性。有一種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兒童肺炎的常見病原體,2003年新出現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實是因為一開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癥一名稱。
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體肺炎的舊稱,其發生率占肺炎的15%至20%,支原體肺炎全年均可發病,但以秋冬季多見,在大中小學校和某些集體單位可引起小流行。支原體肺炎病人和支原體攜帶者是本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兒童支原體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規律,每三到四年流行一次。今年是我國支原體肺炎流行的高峰年,雖然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潛伏期可達二至三周,潛伏期過后,多數病人表現為咽炎、鼻炎、氣管炎和毛細血管支氣管炎,出現發熱、頭痛、咳嗽、全身不適、明顯疲乏、食欲不振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