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關節炎有悠久的歷史和較好的療效,常配合內服中藥使用,一般以針刺治療為主在急性期可用皮膚針加拔火罐,慢性期寒濕癥狀明顯,針刺常結合灸法通用或者用艾灸法。針灸療法常用穴位:
脊柱關節炎:相應的夾脊穴、殷門、委中、腎俞、昆侖;肩關節炎:天宗、曲池、陽陵泉;肘關節炎:曲池、肩井、合谷;腕掌指關節炎:外關、手三里、陽池、腕骨、支溝;腰骶關節炎:腰陽關,十七椎下;骶髂關節炎:小腸俞、膀胱俞;髖關節炎:環跳、陽陵泉;膝關節炎:膝下足三里、陽陵泉;踝關節炎:解溪、丘墟、太溪、昆侖;跖趾關節炎:上八分,束骨、商丘。
治療方法可根據發病部位選用上述各組穴位,關節疼痛的先針刺,用瀉法留針二十分鐘,再用艾條灸二十分鐘。關節紅腫的只針不灸,有些穴位可用透針法,如曲池透少海,陽陵泉透陰陵泉等,一般隔日針刺一次,病情較重者可每日針刺一次,十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