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下腺導管結石是涎腺導管和腺體內形成結石,并引起一系列癥狀及病理變化時形成的阻塞,稱為涎石病,現為阻塞癥,該病不多見,中年男性發病率高。頜下腺涎石最為常見,腮腺次之,導管內的涎石較腮體內的涎石為多,大多以慢性炎癥表現,少數病例可伴有膽道或尿路結石。
該疾病原因是涎石形成有局部和全身因素,與局部有關的因素有:
(1)涎液滯留。引起滯留的原因是導管炎癥后管腔縮窄、腫瘤壓迫或異物阻塞等使涎液排出受阻,停滯于導管及腺泡內,逐漸濃縮,其中無機鹽含量增加并沉積,形成涎石。
(2)細菌和異物。導管或腺體內有細菌感染或異物存在,可形成鈣鹽沉積的核心,圍繞此核心無機鹽成層狀沉積,逐漸增大,形成結石。
全身因素如機體無機鹽的新陳代謝和涎液的膠體狀態,對涎石的形成有密切關系,由于鈣磷代謝失調,血清中的鈣磷含量增加,涎液的鈣磷增多,即可導致無機鹽沉淀,形成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