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和骨質增生的都是現在中老年人里比較常見的疾病,如何來區分,分幾點來說一下:
第一它們的病理不同。骨質疏松是因為骨量減少而出現的,是以骨微結構的破壞,骨脆性的增加,以及易發生骨折為主要特點,全身性的骨骼退變。而骨質增生是由于關節退行性變造成了關節軟骨的磨損破壞,使鈣等礦物質游離出骨形成骨刺,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病。
第二好發的部位不同。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的骨病,主要好發的部位在脊柱,四肢的長骨,骨折也好發于腦骨的遠端、髖關節和腰椎等部位。而骨質增生多發生在平時負重比較大活動多的關節,比如說頸椎、腰椎、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以及跟骨等等。
第三它們的臨床癥狀和表現不同。骨質疏松是表現為骨骼的變脆,骨密度的降低。早期的時候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而到后期那就會出現全身的骨痛,身高的縮短、駝背、脊柱畸形、伸展受限等情況,嚴重的時候還可以出現骨折。而骨質增生在臨床上就表現為受累關節的持續性的隱痛,活動時疼痛會加重,可以出現關節里面表現腫脹、積液,關節活動受限,甚至是關節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