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司機長期開車,頸椎處于低頭的狀態,承擔巨大的負擔,導致頸椎的組織以及韌帶肌肉和關節周圍的組織出現勞損,形成的無菌性炎癥病灶。
這些炎性病灶的炎性滲出物,會刺激到周圍的交感形成神經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并且時間長久之后,鈣鹽逐漸沉積形成一些增生,引起鈣化而刺激到椎動脈,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并且這些增生刺激血管之后,會引起血管收縮痙攣,時間長后會出現頭暈加重,出現天旋地轉,有時會出現暈倒的情況,這種是比較重的一種頸椎病。
針對這兩種原因,通常采取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來控制頸椎的炎癥狀況。口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敷中成藥活血化瘀類的膏藥,用暖水袋熱敷來增加進一步的血液循環,促進炎性代謝產物的吸收,這樣就能夠有助于頸椎的恢復。并且在平時開車的時候,盡量選擇在座位兩旁放置支撐物,這樣可以保持頸肩背部的肌肉放松狀態,并且減少開窗的時間,避免風吹,導致頸椎受涼,減少血液循環量,降低大腦供血量。
另外,在坐位的時候,盡量選擇在頸椎后腦勺靠下的位置,放一個小的靠枕,這樣就能夠保持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并且對頸椎病的預防非常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