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白塞病在中醫上的治療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療效。其實,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關于白塞病的記載,在中醫上稱為狐惑病。
以前認為該病是由于肝脾濕熱為主要病機,其先兆癥多呈肝郁脾胃濕熱癥。也就是患者可以出現多疑善妒、口臭泛惡、舌紅、苔黃膩變干。
在治療上面,要根據患者具體的病癥來采用對癥治療的一些藥物。常用的一些藥物以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為主。可以選擇黃連阿膠湯加減,比如應用熟地、麥冬、白芍、龜板、阿膠、石斛、黃芩、黃連、黃柏、竹葉、丹皮、甘草等藥物來相配伍治療,根據患者的癥狀,在給予酌情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