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失眠可以選擇熏百會穴以及神門穴,也可以熏涌泉穴以及安眠穴。
艾灸治失眠熏哪個部位
1、百會穴:百會穴為督脈經穴,位于人體頭部的正中部位,通過足底太陽膀胱經而與身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的關聯,所以通過艾灸百會穴能夠很好的幫助改善失眠的情況。
2、神門穴:此穴屬于是心經的穴位,通過刺激此穴位能夠有效的幫助改善驚悸和失眠以及心悸等一些癥狀,如果平時經常情緒不穩(wěn)定以及有心神不寧的情況,通過艾灸此穴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
3、涌泉穴:位于足少陰腎經,能夠起到泄熱寧神,蘇厥開竅的作用,而且此穴又屬于精氣的所出之處,因此可以交通陰陽以及啟閉開竅,對于緩解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4、安眠穴:此穴在天柱外開大概一寸部位,屬于是經外奇穴,對于治療失眠有很好的療效。
睡眠情況不好通過艾灸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如果失眠比較嚴重,需要通過醫(yī)生指導服用安眠類的藥物,如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片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艾灸煙能把人熏成肺癌嗎艾灸所冒的煙是沒有毒的,所以對肺是沒有影響的。艾灸所冒的煙,它有一股特殊的艾香氣味,可以安神助眠,鎮(zhèn)定神經,而且該氣味具有明確的平喘、鎮(zhèn)咳、去痰或者是松弛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在哮喘的患者中,療效是很明顯的。艾煙中含有硒,它是抗癌的成分,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艾煙中含有甲醇提取物,這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達到抗癌、防衰老的作用。艾煙中含有艾精油的成分,它有很好的殺菌消毒的能力,它是一種廣譜的抗菌的成分,所以艾灸還可以來預防感冒,凈化室內的空氣,對于呼吸系統和皮膚病,也有很好的效果。01:28
-
艾灸后失眠怎么辦艾灸本身能夠溫通經絡,艾灸以后加重了體內的熱氣很容易造成失眠,這種情況如果是由于陰虛內熱可以用滋補腎陰的藥物進行調理,如果是心肝火旺要用清肝瀉火的藥物進行調理。另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盡量不要進行艾灸,平時要注意多喝一點溫水,適當的戶外活動,不要生氣上火。艾灸以后失眠多數是由于患者自身是熱性的體質或者是有陰虛內熱的體質,針灸本身是屬于傳統中醫(yī)常用的理療手段,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頸肩腰腿疼痛或者說是體內寒氣偏重、經絡不通、氣滯血瘀的患者。艾灸治療一定要根據癥狀來選擇合適的穴位,這樣才有一定的治療意義。01:21
-
骨折部位熏艾灸的好處在病人出現外傷骨折以后,在骨折部位熏艾灸的好處,主要是能夠促進骨折部位淤血腫脹吸收消退,能夠緩解骨折斷端疼痛癥狀,還能夠促進骨折斷端血運恢復,有利于骨折斷端纖維連接和原始骨痂生長,對于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所以在病人出現骨折以后,可以行骨折部位熱敷、艾灸、脈沖療法,來促進骨折部位血液循環(huán),以利于骨折恢復,但是在發(fā)生骨折以后,一定要避免骨折肢體部位過早的負重活動,以免影響骨折的恢復,后期就會影響肢體功能。語音時長 01:12”
-
痔瘡艾灸哪個部位在臨床上,對于痔瘡患者,如果要進行艾灸,主要是艾灸穴位,比如二白,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等。因為這些穴位大多數走行于大腸經,針對這些穴位進行艾灸,可以起到加速大腸經循環(huán)的作用,可以改善痔瘡引起的腫脹以及出血。但是在臨床上應用艾灸并不是特別廣泛,因為操作不方便。現在臨床上,對于痔瘡來說,治療主要是應用藥物治療,再配合生活飲食排便,作息習慣的改善,比如說適當的應用,痔瘡栓或者痔瘡膏。除此以外要保持大便軟化,排便順暢,避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等等。語音時長 01:18”
-
咳嗽用艾灸熏什么部位?病情分析:感冒咳嗽患者可以艾灸大椎穴,還有天突穴,不僅能治療咳嗽,減輕感冒癥狀,還可以治療頭痛。如果感冒咳嗽跟氣虛有關,患者可以用艾灸足三里來調節(jié)俯臟,或者是艾灸肺俞,能起到止咳化痰、清肺熱的作用。意見建議:患者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明確病情,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艾灸,爭取早日康復。平時要注意休息,不熬夜,多喝白開水,注意保暖。
-
肩周炎艾灸哪個部位病情分析:肩周炎也叫肩關節(jié)周圍炎,通常都會表現為肩關節(jié)的廣泛性疼痛,用艾灸是可以治療的。意見建議:艾灸治療肩周炎可以重點艾灸,肩關節(jié)疼痛的位置,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局部炎癥的吸收,從而緩解癥狀。另外也能夠松解局部的一些炎癥性的粘連。一般每個穴位或者痛點,灸5~10分鐘,一天可以做2~3次。
-
艾灸治失眠熏哪個部位艾灸,作為中醫(yī)傳統療法之一,通過刺激特定穴位,有助于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從而改善睡眠質量。治療失眠一般熏神門穴、安眠穴和涌泉穴。神門穴位于腕前區(qū),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因心煩、健忘等導致的失眠。安眠穴則位于頸項部,能夠鎮(zhèn)靜安神,對于失
-
便秘艾灸哪個部位便秘時可艾灸天樞穴、大腸俞穴、支溝穴等部位。天樞穴位于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它是大腸之募穴,能調節(jié)大腸的氣血運行,增強腸道的蠕動功能。大腸俞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此穴位是大腸之背俞穴,可調節(jié)大腸腑氣。支溝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