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劑對血液的影響主要有防止血液凝固、分層、保存時間變長。
1、防止血液凝固:
抗凝劑可以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使得血液里的鈣離子結合,阻止血液凝固。
2、分層:
加入抗凝劑之后的血液,在靜止一段時間之后會出現分層的現象。上層是血漿,一般呈現出淺黃色或者是半透明,中層是白細胞、血小板,一般呈現出白色,下層是紅細胞,一般呈現為不透明、暗紅色。
3、保存時間變長:
加入抗凝劑,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從而增加保持時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檢測項目的不同,保存的時間也有差異。比如進行普通的血常規,加入了抗凝劑在冷藏的條件下,最多可以保存七天,而生化方面的檢查,冷藏條件下建議也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這樣可以更好的確保結果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