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燕崗主任醫師
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
專長心內科、心臟起搏治療、心力衰竭。 醫院職務心電圖室主任 學術任職現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常委,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起搏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起搏專業委員會委員及CRT工作組副組長,衛生部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導師,HRS和EHRA會員。擔任《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和《國際心律學雜志》等多篇雜志編委。 研究方向植入性心臟器械,包括心臟起搏器、心臟自動復律除顫器(ICD)和雙室同步起搏器(CRTP/CRTD)的植入、隨訪及科研工作。 教學工作連續數年來參與5年制、8年制本科生診斷(心電圖)及內科學(心包炎、心內膜炎)及研究生課程(植入性心臟器械的診治進展)的教學工作。 出國深造1996~1997年公派赴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進修。 所獲獎項課題“病毒性心肌炎與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完成者);課題“黃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第四完成者)獲2001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牛磺酸對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機理的探討”(第二完成者)獲199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合成肽檢測CVB3 IgM抗體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第四完成者)獲1998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性猝死的綜合防治新方法“獲2011年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臨床應用及評價”獲2013年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個人榮譽榮獲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CRT十周年杰出貢獻獎”(2009年)和“CRT技術普及突出貢獻獎”(2011年),中國心律學會“中青年起搏電生理突出貢獻獎”(2011年)。曾多次獲會議優秀論文獎。 基本課題作為PI在研的國內研究項目: 1、上海市科委課題:國產植入式雙腔心臟起搏器系統研究與開發(12DZ1940102) 2、3830導線和5076導線對靜脈血栓及三尖瓣返流的影響(MITIGATE研究), 3、家庭監護在心臟植入式器械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應用研究-雙腔起搏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SUMMIT研究) 4、起搏器預防房顫的多中心臨床研究(Para研究) 作為分中心負責人在研國內和國際研究: 1、“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心血管疾病關鍵治療技術臨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臺——心律失常介入治療注冊登記” 2、“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性猝死的一級預防(課題編號:2011BAI11B11) 3、MADIT-Asia 4、亞洲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 (ASIAN-HF) 5、用同位素指導左室導線放置的遠期臨床療效觀察(Guide-CRT) 論文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數十篇。主編《心臟起搏器新功能解析》,副主篇《病毒性心臟病》及《實用心臟病學》(學術秘書)并參編《實用內科學》及《實用心律失常學》等20余部專著。
心內科、心臟起搏治療、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