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其實并不屬于一個獨立的疾病名稱,而是風濕熱的關節炎的表現,這個疾病的發生,和人體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密切相關。類風濕性關節炎,當然現在也叫做風濕熱的關節炎期,它的典型癥狀是游走性的,多發性的大關節炎,病變的關節局部出現的是,紅、腫、熱、痛,這樣的臨床表現。還常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比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等,我們在實驗室的檢查當中,會發現血清中抗鏈O的效價是明顯升高的,咽拭子的培養是陽性的,但是我們查類風濕因子和CCP,也就是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這些抗體多為陰性。
這兩種疾病的治療原則,也是不完全相同的。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是以糖皮質激素,以及慢作用藥物為主的。風濕熱的治療,如果出現了關節炎的癥狀,我們首選的藥物是阿司匹林等等,這類的水楊酸制劑。同時我們還會應用一些抗生素的治療,應用抗生素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殘存的鏈球菌的感染灶,當然首選青霉素。如果出現了青霉素類藥物的過敏,我們選用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只有在風濕性關節炎,出現嚴重的心臟炎,伴有充血性心衰的時候,我們才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