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乙肝病毒所致的肝臟的損害和炎癥超過六個月,并伴有肝功異常及血清轉氨酶,如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增高。本病具有一定傳染性,少數人可發展為肝硬化,臨床表現可出現消化道癥狀、肝區不適或疼痛或有肝大。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實驗室乙肝免疫學檢查可明確診斷并可了解其傳染性。
依據主要表現慢性乙型肝炎分為兩種:1、慢性遷延性肝炎。2、慢性活動性肝炎。
治療的原則主要是持續抑制或終止病毒的復制,減少肝細胞的損傷,改變慢性肝炎的自然史,阻止演變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國際上公認和正式批準的抗乙型肝炎藥物為α干擾素、拉米夫定、核苷類藥物,如阿德福韋、恩替卡韋等,其他一些新藥正在積極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