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有低血糖時沒有癥狀,稱之為不自覺低血糖現象。
臨床發現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此種現象,自覺低血糖現象多發生在夜間,有的可以持續6小時之久,如患者有清晨酮尿而尿糖陰性者,更應考慮是否有夜間不自覺低血糖反應,有的不穩定型糖尿病患者,若每次午飯前尿糖陰性,則下午的尿糖增多,這很可能在午飯前,已有不自覺的低血糖現象。
對低血糖反應感覺遲鈍,多發生在一型糖尿病患者,一型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期間,其交感神經興奮或腎上腺素能癥狀喪失,是進一步產生嚴重低血糖的主要危險因素。
有些醫生認為,一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期間,缺乏腎上腺素能報警癥狀的原因,與腎上腺素能分泌延遲有關,可能是由于下丘腦調節葡萄糖內環境的血糖閾值降低所致,反復和嚴重的低血糖發作,均可引起下丘腦的這種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