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部位和留置時間,是影響導管感染率的主要因素,骨靜脈置管,較靜胸部置管更容易發生感染,根據感染的部位,可以分為出口處感染,隧道感染,導管感染。
如果患者有發冷,高熱,寒戰等癥狀,并與透析有較明確的時間關系,透析過程中發熱,透析間期體溫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并且從病史和各項檢查中均未發現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應高度懷疑導管相關感染,需要立即做血培養。
包括制管抽血培養及外周血培養,導管相關性感染時,外周血培養的陽性率僅36%到38%,因此血培養陰性也不能除外導管感染的可能,如果臨床癥狀再拔管后24個小時內好轉,即可明確診斷。
拔除后的導管尖端培養,每平米小于十五個菌落,多與污染有關,每平米菌落大于五百個菌落,則為膿毒血癥,介于十五到五百個菌落,多余導管感染有關,皮膚炎拭子培養。如發現與血液培養相同的微生物,也有助于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