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的主要癥狀是發熱和關節炎,青少年最容易得病,患風濕病以后,部分病人心臟會出現病變,這就是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約在心臟病中的半數。
風濕病在發熱和關節炎期中,心臟的三層組織包括心肌、心包和心內膜也會發炎,如果心肌發炎很顯著,就可能引起心臟增大、心跳快,進而損害心臟功能,產生心力衰竭,這種心臟病變,發生在風濕病的發展期中,發展較快,醫學上稱為急性風濕性心臟病,還有當風濕病好轉時,心臟炎癥也會消退,但會留下疤痕。
在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中,最常受累的是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對心臟影響的輕重與瓣膜狹窄和關閉不全的程度成正比,如果瓣病變較輕,日常生活注意保養,心臟可能不擴大,如果瓣膜病較重而又不注意保養,則在四十歲以前,會發生心臟擴大,甚至心力衰竭。
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可用抗風濕的藥物,如果有心力衰竭的現象,還可用強心藥,慢性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變,則需要用手術來矯正,如果病人心臟功能良好,癥狀輕微,則無需治療,在日常應避免重體力勞動,預防感冒和其他傳染病,減輕心臟負擔,避免發生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