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低滲性低鈉血癥分幾種類型,發病機制是什么
非低滲性低鈉血癥指高滲性、等滲性及假性低鈉血癥三種類型。高滲性低鈉血癥是指細胞外液的溶質含量過多(如高血糖狀態或使用高滲性甘露醇治療時),致使血漿滲透壓升高,使細胞內的水分向細胞外轉移,最終導致細胞脫水,造成細胞外液鈉離子濃度相對減少,而出現高滲性低鈉血癥。
由于細胞外液中鈉離子濃度并不增加,所以其基本病理生理變化為等滲性低鈉血癥。假性低鈉血癥則與等滲性低鈉血癥不同,大多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脂血癥及副蛋白血癥、乳糜性血清等。這類患者臨床上并無異常失鈉史,血鈉離子濃度的下降系由于一些蛋白質成分在細胞外液中蓄積,導致血鈉濃度相對降低所致,并非反映機體缺鈉。如果去除血漿中的血脂,血鈉離子水平仍在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