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光鏡下典型腎臟病理改變為彌漫性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腎小球內皮細胞以及系膜細胞增生,還可見中性粒細胞浸潤。增生顯著時毛細血管的管腔顯著狹窄,少數嚴重病例可見程度不等的新月體形成。
電鏡下除了上述增生浸潤性病之外,在腎小球基底膜上皮側有散在云頂狀電子致密物呈特征性心駝峰樣沉積,四到八周后大多會消散。免疫熒光檢查可見IgG、c3與腎小球基基底膜以及系膜區呈顆粒狀沉積,偶可見igm和iga。
多數患者病理改變逐步消散。少數未順利恢復者,其增生的內皮細胞和浸潤的炎癥細胞雖然被吸收。但系膜細胞以及其基質繼續增生,成系膜增生性腎炎改變,并可逐步進展至局灶節段性硬化,臨床上相應的成慢性腎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