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癥可歸納為如下幾種:
一、心律失常:是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并發癥,其臨床表現可以歸納為:1、心電不穩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以及室顫;2、起搏點功能低下引起的竇性心動過緩以及房室傳導阻滯;3、泵衰竭等原因引起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或者是心房撲動。
二、心源性休克:一般多發生于梗死后24小時以內,休克的發生表明梗塞面積超過40%,泵功能低下表現為低血壓,一般為80毫米汞柱以下,出冷汗、面色蒼白、意識障礙、脈搏細弱、呼吸淺表、尿少等。
三、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可發生,首先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心率增快、肺部啰音等左心衰竭癥狀,進而出現肝腫大,下肢浮腫,頸靜脈怒張等右心衰表現。
四、心室壁破裂,發生率約占心肌梗塞住院病人的2.7%,常發生于心肌梗塞后一周內,特別是一到三天內。
五、乳頭肌功能不全或者是斷裂,發生率可高達50%。
六、室壁瘤,多發生于左心室,發生率為5%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