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我們專科醫生來說,當一個患者發生腦梗塞之后要明確病因,一般有兩步:第一步看這個病人有沒有危險因素,比如說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喝酒這些可控的因素,以及年齡、遺傳等不可控的因素。另外動脈夾層、遺傳代謝性血管病、大動脈炎、小血管炎等非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相對比較少見的。
第二步,看這個病人的病因分析與發病機制分型,我們有國際上的分型,叫TOAST分型,也有中國版的CIHSS分型,但對公眾來說,腦卒中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分型主要是三類:
第一類,腦血栓形成,由于局部堵塞導致腦血管血流中斷,從而引發相應供應范圍內的組織的缺血壞死。
第二類,腦栓塞,這是整個的血液循環系統中的某些栓子,比如說血栓、氣栓、脂肪栓脫落之后去到哪里就堵到哪里去了。
第三是低灌注,比如說有時候因為低血壓或者心臟疾病導致全身的低灌入引起腦部局部的缺血缺氧,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叫做低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