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損傷可能是心肌炎、心肌梗死等病。
1、心肌炎:可能是由病毒感染、輻射、藥物等原因引起,患病后會導致患者出現胸痛、心悸等癥狀,還可能會引起呼吸困難、身體乏力等癥狀,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控制,導致病情持續性加重,就可能會出現心臟損傷。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等藥物治療,病情嚴重的患者還需要做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體外膜肺氧合術等治療。
2、心肌梗死:可能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者冠狀動脈栓塞等引起,患者主要表現為劇烈而較持久的胸口痛、發熱以及頻繁的惡心、嘔吐等,甚至可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心臟損傷、休克、心力衰竭等。患者需要及時做溶栓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能夠疏通血管,嚴重的患者需要做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手術方法治療。
患者出現心臟損傷后需要及時治療,還要注意休息,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保持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