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三級甲等
海城正骨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1人
下山對關節有損傷嗎
病情分析:下山是有可能對膝關節造成一定損傷的。這是由于人在下山時身體的重量會負擔在膝蓋上,特別是膝蓋腔內的軟骨,半月板會因承受較大的負荷而出現磨損。意見建議:首先下山時,一定要緩慢一些,不要覺得下山輕松就快速往下沖。其次,下山的時候可以買一個登山杖,借助外力,減少對膝蓋的沖擊和身體的重量,減少大部分損傷。下山的時候讓身體重心偏后一些,前腳慢慢的由前腳掌到整個腳著地,始終保持重心在落地的那只腳上減少對膝蓋的損傷。最后。盡量減少負重和配備一雙好的登山鞋,對膝蓋損傷會大大減少。
弓步蹲會不會損傷膝關節
病情分析:一般情況偶爾1~2次弓步蹲,一般不會損傷膝關節。如果長期反復進行弓步的活動,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膝關節內部出現損傷。意見建議:鍛煉前熱身充分,要完全熱身好訓練的部位,這樣才能減少受傷幾率,另外注意熱身的運動量,運動量要合理。動作過程的速度和節奏要把握好。從大重量過渡到大容積高次數訓練方式,時常進行幾天休息調整,也是讓身體放松的好方法。
損傷關節鏡后有后遺癥嗎
病情分析:首先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關節損傷,不管損傷輕重,都會有后遺癥,只不過后遺癥有的比較明顯和后遺癥輕重有關。意見建議:損傷之后需要積極的去正規醫院進行完善檢查,尤其是損傷部位。如果出現具有手術指征或比較嚴重的程度,需要積極配合治療,手術是主要辦法,還有微創手術和保守治療,適當的進行固定,不可耽誤病情,一般6周左右可恢復。
關節損傷會產氣嗎
病情分析:關節損傷不會產生氣體,除非關節囊內有產生產氣的夾膜桿菌,而造成的空氣或者氣體產生,這種情況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意見建議:在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充分做好熱身活動能夠使肌肉關節韌帶提前進入興奮狀態,提高關節協調性和靈活性,減少膝關節損傷。運動后進行放松,減少次日肌肉在疲勞下訓練和工作,以達到防止受傷的目的,對預防關節勞損有積極作用。
膝關節慢性損傷能治好嗎
病情分析:膝關節的慢性損傷經過規范有效的治療是可以恢復的。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以及營養軟骨的藥物進行綜合治療,同時可以配合針灸,按摩以及局部的熱敷,來進行綜合的調理。意見建議:但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同時要避免膝關節部位,反復屈伸以及下蹲,提重物等活動。同時要遠離寒冷潮濕的環境,避免局部受涼受寒,在飲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煎炸的食物。
膝關節骨膜損傷什么癥狀
病情分析:如果患者出現膝關節骨膜損傷的表現時,往往會出現活動以及按壓疼痛特別明顯的表現。并且會出現關節彈跳以及腫脹和活動受限等表現癥狀。意見建議:所以建議患者一定要及時的去當地的正規三甲醫院骨科就診,拍一下x光片,做一下核磁共振來明確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以及營養神經的藥物進行綜合的治療,患者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膝關節過于受力以及反復屈伸等情況。
指關節損傷怎么辦
病情分析:當出現指關節損傷的癥狀時首先要看具體的癥狀,如果癥狀比較輕微,出現了軟組織勞損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消炎止痛以及活血化瘀類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但如果出現了韌帶斷裂或骨折等癥狀時就需要進行手法復位,石膏固定或者介入等方法來對癥治療。意見建議:患者一定要避免指關節過度的用力以及反復的屈伸等活動。可以通過輕柔的按摩以及局部的熱敷來進行綜合的調理。患者一定要避免局部受涼受寒,同時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煎炸的食物。
肩袖損傷關節腔鏡多長時間恢復
病情分析:肩袖損傷關節鏡的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動手術,創傷特別小,恢復也比較快,一般來說,才6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能夠慢慢的恢復好轉。在手術以后還需要進行固定,更有利于損傷部位的組織得到很好的恢復。意見建議:患者一定要多注意休息,要避免肩袖的部位做彎曲的動作以及提重物。可以進行適當的熱敷,以及輕柔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活血通絡的效果。
手關節損傷后如何恢復
病情分析:如果出現了手關節部位損傷的癥狀,首先要去正規的醫院骨科進行詳細的檢查,做一下x片以及CT的檢查明確損傷的程度。如果手關節部位已經出現脫位,可以進行手法復位。如果是出現骨折的表現,建議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或者手術的介入的方法進行治療。意見建議:建議患者一定要避免手關節部位過度受力以及反復屈伸,可以適當的進行局部的熱敷以及輕柔的按摩來進行調理。同時配合服用活血化瘀以及營養軟骨的藥物。
關節損傷恢復要多長時間
病情分析:如果關節部位出現損傷恢復多長時間,這主要需要看患者關節部位損傷的嚴重程度。如果患者的癥狀比較輕微,受損并不嚴重,一般來說經過一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很好的緩解。但如果損傷嚴重,甚至已經出現韌帶斷裂和骨折等癥狀時,就需要進行手術干預治療,并且需要3~4個月的時間來進行,慢慢恢復。意見建議:建議患者首先要去正規的三甲醫院骨科進行詳細的檢查,進行x光片以及核磁共振的檢查,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有效的治療。患者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局部過于受累以及受涼,受寒。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