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臺階時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關節處于跖屈位,遭受內翻或外翻暴力時,使踝部韌帶過度牽拉,導致韌帶部分損傷或完全斷裂,也可導致韌帶被拉長、撕脫骨折、踝關節或下脛腓聯合半脫、全脫位。若急性韌帶損傷修復不好,韌帶松弛,易致復發性損傷,導致踝關節慢性不穩定。
踝部扭傷后出現疼痛、腫脹、皮下瘀斑,活動踝關節疼痛加重。檢查可以發現傷處有局限性壓痛點。踝部扭傷后,急性損傷應立即冷敷,以減少局部出血及腫脹程度。48小時后可局部理療,促進組織愈合。韌帶部分損傷或松弛者,在踝關節背屈90°位,極度內翻位或外翻位石膏固定,或用寬膠布、繃帶固定2-3周。
韌帶完全斷裂合并踝關節不穩定者,或有小的撕脫骨折片,可采用石膏固定四到六周。若有骨折進入關節,可切開復位,固定骨折片,或直接修復斷裂的韌帶。術后用石膏固定三到四周。對反復損傷韌帶松弛,踝關節不穩定者,宜行肌腱移植修復,重建踝關節穩定性。